一、安裝要求
換熱器安裝前,首先進行水壓試驗,其試驗壓力為生產操作壓力的1.25倍。試壓時保壓30分鍾,視其壓力不降即為合格。
做氣密性試驗時,其試驗壓力為最大工作壓力的1.05倍,塗肥皂溶液檢查不冒氣泡為合格。
2.全部儀表按要求準備並校核好。
3.全部閥門檢查試壓,按要求備齊。
4.全部管道應檢查並試壓,清除管道內氧化皮等雜物,如屬腐蝕性介質,則需采取防腐蝕措施。管道閥門試壓按其操作壓力的1.5倍進行試壓。
5.地腳螺栓應在換熱器安放到基礎之後,再進行灌漿。
6.換熱器的基礎載荷,以充滿液體的總重量為計算依據。
7.介質中含有固體顆粒,纖維狀物質或雜質多,濁度大時,應當在換熱器前麵安裝過濾器。每種介質安裝2台過濾器,交換使用,濾網的開孔率不小於80%。
8.換熱器的接管,應避免承受管道傳來的拉力、振動力和衝擊力等。
9.換熱器外廓離牆壁尺寸,一般應不小於800mm。
10.設備以安裝在室內為宜,這樣既清潔又方便拆洗、裝配與修理。
二、主要零部件技術標準
1.換熱板片技術標準
換熱板片應無裂紋、劃痕、變形等缺陷。板厚不均勻偏差不超過板厚的5%。平板板片翹曲變形量不得大於0.5mm。傘板換熱器螺栓孔距偏差小於±0.3mm。傘板的錐形板麵應平整光滑、翹曲變形量不得大於1mm。板片周邊與平麵應光滑平整,不允許有錘擊傷痕、折皺和其它機械傷痕。
2.密封墊片技術標準
(1)石棉橡膠密封墊片
必須采用存放期不超過一年的石棉橡膠原料加工製作。采用石棉橡膠板,其物理機械性能應符合XB200(JC125-66)規定。密封墊片材質必須符合設計要求,尺寸正確,厚度均勻,表麵光滑無劃痕,起皺等缺陷。不允許有搭接、對接等接縫痕跡。允許壓縮變形為7~12%。
(2)橡膠密封墊片
工作介質溫度≤140℃時,一般采用乙丙膠。≤100℃的油類介質,則采用丁腈橡膠。必須保證表麵光滑,厚度均勻,不得有橫向(與板片溝槽相垂直方向)裂紋。縱向(與板片溝槽相平行方向)裂紋深度在0.2~0.3mm以內,可繼續使用。不得有裂紋氣泡、缺肉、老化、局部過硬和扭曲變形等缺陷。不允許有搭接、對接的接縫痕跡。
3.整體組裝技術標準
組裝後的板束長度尺寸不得小於計算值。組裝時必須按照拆卸順序編號進行,不得顛倒錯位。認真複查核對無誤。板片組裝壓緊後,上下左右的不平行度不得超過1mm/m,否則易錯位。封頭(頭蓋)與上下導杆相配合的半圓缺口的中心距比導杆中心距小20mm,半圓缺口的直徑寬度應比導杆直徑大4mm。
4.封頭(頭蓋)技術標準
封頭上螺栓孔直徑(缺口)應較螺栓直徑大0.3~0.5mm。否則換熱板片易錯位。封頭、掛架一般不易損壞,應定期防腐刷油,不應有腐蝕現象。封頭與板片接觸的端麵其加工精度不得低於▽6。
5.夾緊螺栓技術標準
換熱器放置在室內時,夾緊螺栓一般選用碳素鋼。若在露天放置,則應選用不鏽鋼。裸露外麵的螺紋部分應塗上油脂(鈣基幹油脂)或用塑料管套上。螺栓長度應為板式換熱器板束自由狀態加上固定與活動封頭的厚度,再留出20mm左右。
三、換熱器試壓
1.整體試壓
首先將板片一側的工作介質通道,出入口短管法蘭盤,用盲板或閥門封閉,裝滿水(通道內氣體放淨)。然後在板片另一側的工作介質通道出口短管法蘭盤上,加一個帶放氣短管的盲板,在試壓側裝上壓力表。這時在入口短管法蘭盤注水處注水。打開放氣短管閥門、直至通道內氣體排淨(見水冒出為止),關閉放氣閥門。打開試壓泵出口閥門,開泵(電動、手動),加壓至額定壓力值時,保壓30分鍾,壓力不降即為合格。用同樣的方法,再試另一側通道的壓力。其水壓試驗壓力應為操作壓力的1.25倍。
2.單麵試壓
向所試一側工作介質的通道注水,另一側通道不注水。其試驗壓力為最大操作壓力。單麵試壓必須嚴格控製保壓時間與壓力,一般保壓不超過20分鍾,其壓力也不允許超過最大操作壓力,否則換熱板片變形太大,將損壞板片與密封墊片。
3.氣密試驗
按板式換熱器的設計和使用要求進行水壓試驗後,試驗壓力為操作壓力的1.05倍進行氣密試驗。用肥皂溶劑注入板束周邊,不冒氣泡為合格。
四、驗收
1.全部試壓合格後,連接出入口短管及閥門,裝上各種控製儀表,連續運用24小時,未發現任何問題,即可交付生產。
2.將設備的安裝與檢修記錄和有關技術資料一並交付使用單位,存入設備管理檔案。
3.驗收手續及內容按各廠規定進行。